部隊傷殘賠償標準
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根據傷殘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的嚴重程度來判定傷殘的等級,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,但是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并無統一的鑒定標準,不同的對象不同事由導致的傷殘適用不同的傷殘鑒定標準。下面帶大家看看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怎樣規定的。一級傷殘1.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,否則生命無法維持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;
2.意識消失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;
3.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;
4.完全喪失勞動能力。二級傷殘1.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;2.各種活動受限,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;3.不能工作;4.社會交往極度困難。三級傷殘1.不能完全獨立生活,需經常有人監護;2.各種活動受限,僅限于室內的活動;3.明顯職業受限;4.社會交往困難。四級傷殘1.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,間或需要幫助;2.各種活動受限,僅限于居住范圍內的活動;3.職業種類受限;4.社會交往嚴重受限。五級傷殘1.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,偶爾需要監護;2.各種活動受限,僅限于就近的活動;3.需要明顯減輕工作;4.社會交往貧乏。六級傷殘1.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,但能部分代償,條件性需要幫助;2.各種活動降低;3.不能勝任原工作;4.社會交往狹窄。七級傷殘1.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;2.短暫活動不受限,長時間活動受限;3.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;4.社會交往降低。八級傷殘1.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;2.遠距離流動受限;3.斷續工作;4.社會交往受約束。九級傷殘1.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;2.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;3.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。十級傷殘1.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;2.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;3.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。
部隊評殘等級標準和補償標準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準
依據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》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,綜合考慮殘疾軍人于醫療期滿后的器官缺損、功能障礙、心理障礙和對醫療護理依賴的程度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,將現役軍人因戰、因公(含職業病)致殘等級評定標準由重至輕分為1~10級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,其中,1~6級同時適用于因病致殘的義務兵和初級士官。
一、具有下列殘情之一,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,其他器官不能代償,存在特殊醫療依賴和完全護理依賴的,為一級:
1.植物狀態(持續三個月以上)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;
2.極重度智能減退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;
3.四肢癱肌力3級或三肢癱肌力2級;
4.重度運動障礙;
5.雙肘關節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(含肘關節離斷);
6.雙下肢高位及一上肢高位缺失(股骨上三分之一、肱骨上三分之一缺失);
7.肩、肘、髖、膝關節中5個以上關節功能完全喪失;
8.脊柱損傷后致完全截癱;
9.全身瘢痕占體表面積>90%,四肢大關節中6個以上關節功能不全;
10.全面部瘢痕并重度毀容;
11.雙眼球摘除;
12.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;
13.雙側上、下頜骨完全缺損;
14.呼吸困難Ⅳ級,需終生依賴機械通氣;
15.大部分小腸切除,殘余小腸不足50cm;
16.小腸移植術后移植腸功能不全,不能耐受腸內營養或普通飲食;
17.慢性腎功能不全(尿毒癥期)6個月以上需終生血液透析維持治療(無法行腎移植手術)。
《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規定》中規定因戰、因公致殘,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,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后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軍官、文職干部,以及因戰、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,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后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士官,可以作退休安置。傷病殘軍人批準退休后即審定安
置去向、納入安置計劃及時移交。初級士官患精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,義務兵因戰、因公、因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,由國家供養終身。士官因戰、因公、因病致殘符合退休條件,自愿放棄退休安置的,可以選擇由國家供養終身。
軍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多少軍人評殘后一次性補助根據殘疾等級1至10級現標準為最高14.5萬元至最低1.75萬元不等。現役軍人受傷至殘疾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,并被評定為殘疾軍人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的,如果沒有特殊的家庭生活可能的含退役后,并沒有有一次性補助的。
法律分析
現役軍人因戰、因公犧牲或致殘,以及義務兵和初級士官因病致殘,可以同時享受軍人傷亡保險金和軍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金。烈士保險金標準由8.64萬元提高到60萬元,因公犧牲由5.76萬元提高到30萬元,1至10級殘疾由原標準最高5.04萬元至最低0.48萬元,提高到現標準最高14.5萬元至最低1.75萬元不等。 如果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你評上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了九級就可以在退伍前得到部隊的殘疾保險近萬元(10級是0.48萬元)。現役軍人受傷至殘疾,并被評定為殘疾軍人的,如果沒有特殊的家庭生活可能的(含退役后),并沒有有一次性補助的。但是能夠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傷亡保險暫行規定、關于軍隊統一為現役軍人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,由部隊投保的“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”予以所在部隊聯勤部門撥給相應等級的保險金賠償款,在退役時有部隊聯勤部門一次性的“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金”。退役后,依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規定,由有關部門發給民政部每一年9月發布的撫恤金標準的、相應等級的撫恤金至終。當新老殘疾軍人只有在家庭生活發生困難時,可以向居住地的居委會、村委會申請一次性補助,經過街道、鄉鎮民政部門審核和縣市區民政部門批準,每年累計可以得到累計不大于3000元的一次性補助。
法律依據
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》
第二十五條 現役軍人因戰、因公致殘,未及時評定殘疾等級,退出現役后或者醫療終結滿3年后,本人(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關系人)申請補辦評定殘疾等級,有檔案記載或者有原始醫療證明的,可以評定殘疾等級。現役軍人被評定殘疾等級后,在服現役期間或者退出現役后殘疾情況發生嚴重惡化,原定殘疾等級與殘疾情況明顯不符,本人(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關系人)申請調整殘疾等級的,可以重新評定殘疾等級。
第二十六條 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,按照殘疾等級享受殘疾撫恤金。殘疾撫恤金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發給。因工作需要繼續服現役的殘疾軍人,經軍隊軍級以上單位批準,由所在部隊按照規定發給殘疾撫恤金。
傷殘軍人退役部隊賠償標準?殘疾軍人的撫恤金標準應當參照全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確定。退出現役的因戰、因公、因病致殘的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,對其遺屬增發12個月的殘疾撫恤金,作為喪葬補助費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;其中,因戰、因公致殘的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,其遺屬享受病故軍人遺屬撫恤待遇。對分散安置的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發給護理費,護理費的標準為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:(一)因戰、因公一級和二級殘疾的,為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%部隊傷殘賠償標準 ;(二)因戰、因公三級和四級殘疾的,為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%;(三)因病一級至四級殘疾的,為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%。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的護理費,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;未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的護理費,經軍隊軍級以上單位批準,由所在部隊發給